鉭(Tantalum,Ta)的原子序數是73,原子量為180.95,略帶顯蘭色的淺灰色,質地堅硬,硬度為6-6.5莫氏,僅次于金剛石,密度為16.68g/cm3,熔點高達2996℃,固態鉭金屬的彈性模量高,為186-191GPa,冷加工后鉭的抗拉強度為200-300MPa,極具延展性,延伸率在10-25%間,與軟骨相近,其抗拉強度高于其他傳統多孔材料;其維氏顯微硬度240-393MPa,彎曲強度為110MPa,壓縮強度和拉伸強度分別是60MPa和63MPa,屈曲強度為10nm,彈性模量約3GPa,介于皮質骨與松質骨之間,與人和牛的松質骨相近,加之其類似于人體松質骨的蜂窩狀三維多孔結構,能避免應力遮擋效應,被稱為“骨小梁樣金屬”。
醫用植入體是3D打印的一個重要應用方向,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找到了一款專門用在金屬3D打印的鉭3D打印粉,讓人驚喜的是,這種粉末竟然是完全由國內企業自主研發并擁有核心專利。
氧含量(PPM) | 流動性(s/50g) | 松裝密度(g/cm3) |
200 | 9.2 | 10.94 |
粉體參數
這款產品兼顧了粒徑和流動性,能很好地契合金屬3D打印的要求:
“我們的松裝密度非常高,達到9.84g/cm3,接近鉭金屬塊密度的60%,所以瓶子雖然小,但拿到手上仍然覺得非常沉。”該企業的銷售經理葉先生介紹稱,“同時,這個粉末流動性非常好,所以你會覺得像水一樣,流動非常流暢。另一方面,在超細粉末粒徑范圍中,高球形度的物理特性使粉末具有更好分散性、更大的比表面積,使粉末使用效果更穩定、優異。”
小編了解到,該企業常規產品為60-100nm(納米級)、500-4000nm(亞微米級)、5-15um(超細粉末)、15-45um(微米級3D打印粉末),同時還可為為客戶訂制1-5um、15-25um等多種規格。 “我們解決了難熔金屬鎢鉬鉭的制粉問題,兼顧球形度和超細粒徑,填補了市場空白——這是我們目前的拳頭產品。”楊總裁信心滿滿地向記者講述他的思路,“其他廠家不同,我們不僅有技術,而且我們也注重服務,為下游客戶解決難題,才是真正的價值。”
據了解,該球形鉭粉已經投入產業化應用,“我們積累了大量的應用經驗,可以幫助客戶有效地投入使用,例如說使用EOS的設備我們推薦使用240W的激光功率,掃描速度可以選擇600-700。”楊總裁再次強調了服務意識,“我們力求做到技術和服務‘兩手抓‘,成為一家行業標桿型的企業。”
在
線
客
服